益阳市审计局2024年度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点击数:    时间:2025-09-29
     

 

  根据《益阳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24年度市级预算部门绩效自评和部门评价工作的通知》(益财绩〔2025〕94号)等有关文件精神,我局认真组织进行了2024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工作,自评分100分。现将我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益阳市审计局是益阳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于1983年8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成立。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负责。

  益阳市审计局机关设有市委审计办秘书科、办公室、人事科(离退休人员管理科)、机关党委、法规科、审理科、电子数据审计科、计划统计科、财政审计科、行政事业审计科、金融审计科、农业农村审计科、政策跟踪审计科、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科、重大项目审计科、社会保障审计科、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审计科、企业审计科、经济责任审计科、园区审计科、内部审计指导监督科、审计执行科等22个内设机构。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我单位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942.42万元,占总支出的100%,其中:基本支出1338.99元,占68.93%,项目支出603.43万元,占31.07%。

  (一)基本支出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1338.99万元,其中:人员经费支出1140.51万元,主要包括工资福利支出1031.01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182.69万元等;日常公用经费198.47万元,主要包括办公费42.04万元、印刷费12.88万元、电费22.85万元,邮电费1.71万元,差旅费43.31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4.94万元、公务接待费3.82万元、会议费和培训费7.34万元、工会经费8.52万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41.06万元等。

  (二)项目支出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603.43万元,主要为政府投资审计经费192.16万元、审计专项工作经费195.83元、业务工作开展专项经费215.44万元。

  2024年,我局严格按照年初预算执行。在支出过程中,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三公”经费维持较低水平。所有审计项目均详细制定了方案,严格按方案组织实施,并加强了监督,达到了节约、高效的支出目标。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本单位无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

  本单位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五、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本单位无社保保险基金预算支出。

  六、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2024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把准正确方向,扛牢职责使命,提升监督效能,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书写新时代高标准的“山乡巨变”中努力发挥审计监督的独特作用。 在2024年初召开的全省审计工作会议上作为4个先进市州审计局之一作经验交流,在召开的2025年全省审计工作会议上列为2个先进市州审计局典型发言单位之一,2023-2024年连续两年获得全省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年度内6个审计项目获“省优”,审计执行工作在全省审计整改执行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吴小月厅长在省审计厅经责审计业务会议上对我局实施的邵东市经责审计等7个审计项目给予高度评价。在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部门服务抽样评”中获满意度测评“第一名”。

  (一)强化政治统领,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

  1.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审计工作。始终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局党组(扩大)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支部“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专题宣讲报告会等,全面系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学细照笃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建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习贯彻机制,第一时间提请市委审计委员会会议传达学习,举办市、县审计机关专题研讨会,准确把握审计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自觉从政治大局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思考、谋划和推进审计工作。

  2.着力完善审计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工作机制。巩固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成果,健全市委审计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市委审计办职能作用,常态化服务市委审计委员会牵头抓总和统筹协调。完善市委审计委员会年初会议“5+X”、年中会议“2+X”议题制度,形成“一年两次会议审议为主、书面审议为辅”的议事决策机制,提请召开了七届市委审计委员会第三次、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审计计划、审计整改以及预算执行、经济责任等审计事项。

  3.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和督办落实制度。建立审计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清单,全年向市委审计委员会报送各类请示、报告和审计要情(专报)32件,获市领导批示55篇次。对审计委员会议定事项和市委书记、市长关于审计工作的批示建立台账、跟踪督办、定期报告,形成工作闭环。

  (二)紧扣中心大局,彰显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审计作为

  立足“经济监督”这一根本定位,组织实施财政、经责、民生、公共工程四大类42个审计项目,牵头、参与专项监督检查,查出违规金额2.92亿元,促进增收节支2.69亿元,核减工程建设成本2.91亿元。

  1.统筹财政审计,服务财政绩效管理。运用大数据对市本级75家一级预算单位实施全覆盖审计,市、县联动开展营商环境、“三保”支出及库款保障、政府债券、办会办展、社保基金五大板块审计。对市本级、高新区、大通湖区和6家市直单位实施预算执行审计,对2家单位实施财政收支审计,揭示财经纪律执行、专项资金绩效、政府购买服务、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督促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保障把钱用在刀刃上。

  2.深化经责审计,服务干部监督管理。采用“经责+行业”的模式,紧盯被审计单位主责主业和资金分配、项目审批、资产资源交易等关键领域和环节,对教育、公安、交警、水利、卫健5部门实施审计;完成市政府驻京办、驻广州办2家机构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

  3.强化民生审计,服务民生民利保障。工伤保险审计指出应参保未参保,保险待遇发放不合规等问题,促推应保尽保。2家医院资产负债审计,关注医改政策落实、财务资产管理、医疗项目实施,促进完善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机制。围绕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对7个县市区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审计调查,关注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落实、整治资金管理、项目建设及管护等。

  4.优化工程审计,服务政府投资增效。优化审计方法,推动投资审计转型升级,完成一园两中心、资江风貌、中心城区水环境治理等13个政府投资工程审计项目,指出报建程序缺失、招投标不规范、建设监管不到位等风险。

  (三)狠抓成果运用,增强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坚定走研究型审计之路,推动审计与纪检监察等各类监督贯通协同,做实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

  1.深研细究,当好决策参谋。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研究审计立项、谋划审计实施,对照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的要求,开展“财政‘紧平衡’下财政支出绩效审计探析”“粮食安全及其审计”等课题研究,在中国审计学会专题研讨会上作成果交流;全面推行审计项目中期调度和跟踪审理,针对项目建设、产业资金、渣土监管、校园食品安全等问题“解剖麻雀”,确保查深查透、见微知著。分析提炼审计成果、提出审计建议,编报审计要情、专报20件,促进修订规范福彩公益金管理使用等制度12件,推动产业资金管理、校园食品安全、妇幼健康保障、交通执法等专项整治取得实效。

  2.系统施治,提升整改效能。截至12月底,中央、省、市重点审计指出的问题,已达整改期限的问题全部整改到位,整改率达100%,其余问题整改持续推进。着力构建全面整改格局,提请市委、市政府召开5次专题会议调度整改,将中央、省、市重点审计指出问题,省委巡视反馈审计整改问题等全部纳入市委执行力实效监测评估,建立任务分类交办、进度跟踪督促、结果分类认定和成果运用的闭环管理机制。精准施策推进专项整改,开展整改“回头看”等六次专项督查,逐项完善整改方案、督促对账销号。贯通协同督办重点问题,协同市人大开展“财政审计整改评”,推进预算执行审计整改率逐年提升。市纪委监委将审计指出重点问题纳入监督内容,市委巡察办定期反馈被巡单位审计整改情况,合力推进整改清仓见底。

  3.敢审敢严,展露利剑锋芒。协同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群众身边的风腐问题、“三湘护农”等专项整治,抽调29人次参与巡视巡察和纪委监委案件查办,在各项审计中聚焦经济安全、权力运行、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有关案件线索。

  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财政年初预算安排不足,预决算执行有偏差。2024年年初预算收入1437.01万元,总支出1942.42万元,预决算差距135.17%。主要原因:一是市财政缩减公用经费及项目支出等年初预算资金151.14万元,造成我局预算资金不足,无法满足机关正常运转,年中追加审计工作经费115万元;二是上级审计机关抽调我局人员开展审计项目及组织实施邵东县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因其无法纳入年初部门预算,年中追加工作经费176万元;三是完成了市人大交办我局罚没收入及涉企行政执法检查专项审计任务,追加审计工作经费15万元;四是市财政追加在职人员及退休人员奖励性绩效资金105.57万元,追加2024年度增人增资额96.47万元。

  八、下一步改进措施

  (一)提高年初预算的准确性。因审计工作的特殊性,异地开展审计项目较多,一是省市县上下联动开展审计质量检查及审计整改“回头看”等督查考核工作;二是上级审计机关常年高频率抽调我局人员开展异地审计项目;三是根据上级审计机关审计任务安排,我局每年定期实施交叉审审计项目。造成我局审计工作经费常年安排不足。财务人员应根据往年审计工作经费使用情况,查找经费短缺的具体原因及预计金额,主动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提高年初预算的到位率,尽量缩小预算收入数与决算支出数之间的差距。

  (二)进一步厉行节约坚持过紧日子。严格落实办公用品采购及购买服务等前置审批制度,坚持“先审批后支出”的购买原则;实施活动经费预算管理,杜绝超预算支出及无预算支出等情况;规范公务出差活动,严格落实出差审批制度,降低住宿标准;多源头、多样化缩减公用经费开支。

  (三)科学设置自评标准,彰显审计作为。自评标准的设置要重点围绕“审计监督服务大局”的定位:一是要聚焦主责主业。是否围绕“经济监督”核心职能,重点审计财政资金、民生保障、重大项目、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等领域。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是否以揭示问题、推动整改、完善制度为目标,关注机制性缺陷、管理漏洞,提出建设性建议。三是要注重成果开发,是否能将审计效能转化为治理实效,做好审计工作的“后半篇文章”。

  九、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通过绩效自评,进一步掌握了资金使用情况和取得的效果,认识到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完善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我局将根据市财政相关要求,将绩效自评结果在门户网站上进行信息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十、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无。

  益阳市审计局

  2025年4月22日

 
     
     
来源:益阳市审计局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