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审计局2021年度法治建设工作报告
点击数:    时间:2022-03-31
     

 

益阳市审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工作统一部署,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扎实开展法治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现将2021年法治建设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2021年法治建设工作成效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今年,我局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召开法治建设工作专题会议,学习传达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工作会议、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会议的会议精神;组织开展《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以及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即《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等的专题宣传学习和集中培训工作;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本部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并组织开展专题学习。

(二)加强统筹安排部署。一是制定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我局在全面总结以前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成效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了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计划,强化了工作目标、工作要点和工作措施。同时,按照《益阳市审计局关于学习贯彻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施措施》、《益阳市审计局“八五”普法工作要点》,实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二是我局制定了《益阳市审计局2021年机关内设机构和工作人员考核方案》,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了考核内容。

(三)加强法治能力建设。一是领导干部“会前学法”成常态。局党组会、中心组学习会前学习中央、省、市最新颁布的法律法规规章,牢固树立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带动全体审计人员提高法律意识,提高依法审计水平。二是多形式多举措地开展审计机关普法宣传,通过审计集中整训、专家现场授课、张贴宣传标语挂图等形式,向我局干部职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宣传《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等法律法规的原理及内容。

(四)建立权利制衡的工作机制。按照“审计权能四分离”的要求,将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理、执行和整改等工作职责分开,对审计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制定了《益阳市审计局审计计划管理办法》、《益阳市审计局审理(复核)办法》、《益阳市审计机关审计质量考核办法》、《关于加强审计整改的规定》,修订了《审计业务会议规则》,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审计执法相互监督制衡的工作机制。所有审计项目均要经过审计组长审核、部门负责人复核、审理部门审理、审计业务会议集体审议等程序把关,有效保障了审计质量、防范了审计风险。制定了《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通过细化、量化行政处罚标准,从源头上防止执法不公和权力滥用。

(五)建立规范执法机制。一是规范执法制度。制定了《市审计局审计执法程序》、《审计现场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加强审计管理,规范执法程序。聘请了法律顾问,制定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制度,保持了行政执法零复议零诉讼。二是加强执法考核管理。不断完善修订《益阳市审计机关审计质量考核及优秀审计项目评比办法》,每年组织对市局各业务科室、各区县(市)审计局审计执法案卷进行质量考核,并对项目质量进行评分。根据评比结果,及时发布结果通报,编制审计项目质量常见问题手册,指导审计人员查找执法依据,及时发现和纠正审计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了审计执法水平。三是加强对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执行行政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和定期清理制度,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六)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2021年,我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压实审计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推动普法与依法审计有机融合,较好地发挥了审计部门在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中的作用。创新思路,将审计工作与普法宣传紧密结合,明确每个审计业务部门均是一个普法小分队,小分队在审计及审计调查、审计执行的过程中,向被审计单位进行财经法规及审计法律法规宣传,增强被审计单位及其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主动接受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执法行为的监督,推进依法文明审计。向市守法普法办公室进行2021年度“谁执法谁普法”履责情况现场报告,被评议为优秀单位。

二、存在的问题和下阶段工作思路

我局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审计任务较重,审计人员较少等原因,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法治宣传教育的形式有待进一步创新。二是审计助力法治政府建设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下一阶段,我局将继续着眼于提高依法审计工作水平,拓展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

(一)持续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将普法工作落实到行政管理、审计执法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高质量推动审计系统普法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发展。一是创新宣传方式开展精准普法。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创新载体阵地,创造个性化、接地气的普法作品,并加强引导和分享,提高普法宣传效果。二是聚焦解决普法堵点难点。通过调研、座谈、业务质量检查等方式,梳理审计人员在法律法规执行过程中的盲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普法应对之策。三是壮大审计机关普法力量。充分发挥审计业务骨干的带动作用,加大对典型案例的解决,鼓励大家广泛参与,激发审计人员学法守法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持续提升审计依法履职水平。利用好 “审计大讲堂”、“学习强国”以及省市审计机关举办的各类培训活动,发挥好审计骨干的“传帮带”作用,搭建审计项目交流学习平台,提升审计干部的业务研究能力和大数据运用能力,切实提升审计干部依法履职水平。

(三)持续抓好审计规范执法行为。进一步提高审计执法质量,采取案卷检查、点评等方式,指出问题,剖析原因,提高执法人员质量意识,完善漏洞,提高审计执法质量。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管理制度,扩大对重大决策、重要涉法事务的事前参与,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

 
     
     
来源:益阳市审计局     作者: